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,全称为压力铸造,其特点是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,使金属在压力下结晶并充满模具型腔,形成铸件。这一过程中,金属液以高速压射入压铸型的型腔内,并在压力下凝固。常用压射压力为30~70MPa,充填速度约为0.5~50m/s,充填时间为0.01~0.2s。在某些情况下,压力可高达4~500MPa,充填速度可达0.5—120m/s。
· 高精度:压铸件尺寸精度高,表面粗糙度值小,尺寸公差等级可达CT3~CT6,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0.8~3.2μm。
· 高产量: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,生产效率高。
· 优良表面质量:铸件表面光洁度高,无需后续大量加工。
· 可嵌铸零件:压铸件中可嵌铸零件,节省材料和机加工工时,替代部件装配过程。
· 成本高:压铸模的结构复杂,制造周期长,成本较高,不适合小批量铸件生产。
· 设备昂贵:压铸机造价高,投资大,且受到压铸机锁模力及装模尺寸的限制,不适宜生产大型压铸件。
· 合金种类受限:主要适用于锌、镁、铜等有色合金。
· 缺陷可能:压铸时液体金属充填速度高,型腔内气体难以完全排除,铸件易出现气孔和裂纹等缺陷,且通常不能进行热处理。
砂铸,又称砂型铸造,是用砂子制造铸模的铸造方法。它需要在砂子中放入成品零件模型或木制模型(模样),然后在模样周围填满砂子,开箱取出模样后砂子形成铸模。铸模应做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,以便在浇铸金属之前取出模型。砂铸过程中,必须留出向铸模内浇铸金属的孔和排气孔,以合成浇注系统。
· 成本低廉:砂铸成本低,适用于中小规模和大型铸件的生产。
· 适用范围广:可以采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,包括铁、铜、铝、锌等。
· 灵活性高:砂型制作相对简单,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铸件。
· 表面质量相对较差:砂型的表面质量不如压铸模,因此铸件的表面质量也相对较低。
· 生产效率较低:相对于压铸,砂铸的生产效率较低,且需要为每个铸造件制作新铸模。
· 清理工作繁重:铸件取出后,砂模被毁,清理工作量大。
压铸和砂铸各有其优缺点,选择哪种工艺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。对于高精度、高产量、对表面质量要求高的铸件,压铸是更好的选择;而对于成本敏感、形状复杂、对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铸件,砂铸则更为合适。
——千柏科技